| | | |
經濟面 | | 董事會之組成及職責、內部稽核、公司股權結構及股東權益、投資人關係、風險管理 | |
| 集團的營業收入、成本、淨利、每股盈餘(EPS)、資產/負債等 | |
| 反貪腐、不公平競爭行為、反托拉斯與壟斷行為、法律法規遵循(經濟、社會與環境) | |
| 創新研發政策與方向(如F3.0 轉型升級)、研發費用、研發成果與績效、專利申請 | |
| 資訊安全政策與制度、資訊風險控制、客戶之機密採取的管理措施(如客戶資料保密、客戶產品規格) | |
| 供應鏈管理的策略、準則、管理與稽核,以及促進供應商落實社會責任(如RBA準則、RoHS、REACH、人權、溫室氣體減量等) | |
| 採購原物料之政策、杜絕衝突礦產、綠色採購(如降低材料消耗,選擇可降解、可再生材料、易回收材料)、在地採購 | |
環境面 | | 集團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,即集團的氣候行動100+淨零排放目標與承諾(遵守當地政府碳排放政策、與《巴黎協定》目標一致、回應氣候行動 100+指導委員會的行動) | |
| 集團的能源使用量、清潔能源使用、溫室氣體排放量、空汙管理,以及相關減量規劃與措施 | |
| 集團的水資源使用量與排放量(含廢污水),以及相關減量規劃與措施 | |
| 一般廢棄物與有害廢棄物排放量、處理方式、減量、回收量,並符合國際要求(如WEEE) | |
| 集團的有害物質管制與使用,並符合國際要求(如RoHS、REACH) | |
社會面 | | 員工新進率、離職率、福利、定期績效檢核、薪酬制度,及提升員工職能及過渡協助方案(EAP)等 | |
| 員工多元化、性別平等、反歧視、人權議題(如原住民、童工等),以及員工的權益(如勞資會議、工會等) | |
| 集團的員工教育訓練(含基層與中高階主管)的政策、實施計畫、員工每年受訓時數 | |
| 集團員工與承攬商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之政策,如工傷事故率、職業病、員工健康促進等 | |
| 集團投入於社區的資源之政策與規劃(如鴻海教育基金會的專案計畫),以及向當地社區進行溝通 | |